2023年5月16日下午,由外事办公室、研究生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联学联建活动”在四平路校区图书馆1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活动以“新形势下国际合作与交流”、“习近平论外交工作”为主题,从机关和学院两个角度,研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机关第四学习小组——十四支部本科生院、质管办,十五支部研究生院;第十学习小组——二十支部外事办、港澳台办、留办、中德学院等5家平台学院,二十四支部离退办,二十八支部嘉定校区管委办,五支部机关党委的学习小组成员;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班子成员,以及部分支部党员等近100名教工共同参加了学习研讨。活动由机关第十学习小组组长、机关教工第二十支部书记、外事办主任陈翌主持。
外事办副主任殷文以《关于新时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为题领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外交工作的总体目标,对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开创性、历史性成就进行了分析阐释。围绕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各项要求,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和国际合作专项规划,特别是疫情后校级代表团出访的实际成果,展示了学校落地多种形式的国际化育人合作,提升学科专业国际化水平,构建国际人才汇聚高地的目标和路径。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王兰带领大家原汁原味学习原文,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部分重要论述,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科技创新的要点,并从学院的角度探讨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对照学校“八有”国际教育与学术影响力提升目标,讲述学院如何践行国际师资有质量、国际学生有规模、平台建设有成效,多举措传播好中国声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交流讨论中,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指出,我校具有国际化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共识,未来重点强化对德对欧合作优势,形成对外开放与合作新格局。要强化部门协同,不能仅停留在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上,而是要站在国家、学校整体的高度考虑,推动更加深层次的协同合作。研究生院副院长林思劼指出,国际交流合作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注重与国际接轨,吸引国外留学生来校深造、交流。同时学校也要提升整体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在政策上支持老师们多走出去,增加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质管办主任吴志军指出,近年来学校国际交流面临很多风险挑战,要更积极主动去创造机会,在国际环境大的背景下,调整心态,做好应对措施,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李静以“十四五”规划要求和对美合作的复杂背景为切入点,认为要提高国际合作的积极性,也希望一线学院部门能够合力给予支持。外事办公室出境管理科胥传孝从业务工作的角度,强调外事流程要严把关、守纪律,切实做好服务师生工作。
会上,来自不同单位的党员们纷纷发言,表示通过此次联学联建活动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悟,增强了单位间的联动沟通和凝聚力。活动作为主题教育的一次专题学习,也是党建联建促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校第一巡回指导组组长刘颂对本次主题教育联学联建的组织形式表示肯定。她指出,本次活动促进了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的深入融合,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跨单位的协同合作机制,真正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